新加坡新闻:中芯内忧外患有碍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坚?
(联合早报网整理)中国在半导体高端技术方面被美国“卡脖子”,随着5G、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普及带动高端芯片需求,中国通过自主研发突破瓶颈迫在眉睫。作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,中芯国际责无旁贷。然而,在被美国高强度施压之际,中芯国际近日出现高层人事变动,内部斗争的“旧伤”再度隐隐作痛。内忧外患接踵而来,技术突破的进程是否受影响引起关注。
在被美国高强度施压之际,中芯国际近日出现高层人事变动,内部斗争的“旧伤”再度隐隐作痛。(互联网)
中芯国际今年最大的外患源于中美角力,今年9月初,有消息称美国拟将中芯国际列入贸易黑名单。当时有美国官员透露,华盛顿怀疑中芯国际与中国军方有关系。
9月底,美国开始对中芯国际实施出口限制,要求向其提供特定设备的供应商,必须先申请出口许可。美国商务部在9月25日签发的文件中指出,出口给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的设备,存在被用于军事用途的风险,而这是“不可接受的”。
本月3日,美国正式将中芯国际列入与中国军方有关联公司的黑名单,并限制美国投资者投资该公司。中芯国际当天在香港交易所开市数分钟后突然停牌,停牌前跌逾2%。
接连受外部不利消息冲击,中芯国际H股的股价从今年7月中的每股41.95港元(7.20新元)“腰斩”至今天每股20.15港元左右。
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宣布,会将中芯国际从其指数中剔除。(互联网)
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周五(11日)宣布,会将中芯国际从其指数中剔除,以遵循美国政府限制购买这些公司股票的行政令。标普道琼斯与MSCI明晟也已先后宣布将中芯国际股份剔除。接下来,中芯国际可能面临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的风险。
就在中芯国际承受巨大外部压力之时,公司高层昨天出现重大人事变动。
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,委任蒋尚义为中芯国际董事会副董事长、第二类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,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为止。有消息称,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梁孟松当场提出辞职,但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并未批准。
梁孟松在网上流传的辞职声明中称,此次蒋尚义出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一职的人事变动,是在12月9日才被周子学告知的,此前对此一无所知。这让他感到非常“错愕与不解”,觉得“已经不再被尊重与不被信任”,认为已不再需要他继续为公司打拼奋斗了。
至于为何在董事会上发布这份声明,梁孟松强调:“我并没有丝毫意图想要影响各位接下来对此人事任命的表决,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要让大家知道我内心最真切的感受。”
梁孟松自称他在中芯国际三年多,几乎从未休息,完成了芯片五个世代的技术开发,并强调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10年以上才能完成的任务。
中芯国际出现高层人事变动,蒋尚义(左)回归任副董事长,联合CEO梁孟松(右)辞职。(互联网)
外界认为,蒋尚义曾于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担任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,当时并不会插手公司的研发及运营管理,也不属于梁孟松的上司。而现在蒋尚义回来担任副董事长,等于梁孟松头上突然多了个顶头上司,而且还要向其汇报业务,这肯定会让本就心高气傲的梁孟松接受不了。
据媒体之前报道,蒋尚义此番回来是想在先进封装技术与小芯片技术(Chiplet)上实现“技术上的理想”,他显然将直接介入公司的研发当中,而这也正是原本由梁孟松所主导的。
蒋尚义想要推动的先进封装技术与小芯片技术方向,相对不受制程上的限制,可在现有的制程下,通过先进封装和小芯片技术来实现芯片性能的提升。这在当前中芯国际发展先进制程被美国限制的背景之下,可能更适合中芯国际。
中国网民对中芯国际的人事调动不满,并希望公司尊重人才,慎重考虑梁孟松辞职请求。有评论称:“梁孟松和蒋尚义都是半导体传奇人物,虽说一山不容二虎,但做成难办的事,才撑得起伟大企业的门槛和壁垒。”还有网民称:“一个合理的安排,不应是一个人才制衡着另一人才搞内斗,应给各方人才足够大的、能独立发挥的天地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梁孟松与蒋尚义很早以前就曾在台积电共事。蒋尚义曾在1992年至2009年担任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,梁孟松当时正是蒋尚义手下的技术研发大将。
梁孟松是半导体领域公认的“技术战神”“工作狂人”,但其性格刚烈自负,尚不知他在台积电时是否已与蒋尚义结下梁子,但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后,业内就曾多次传出他与另一位联席CEO赵海军不和、将要离职的传闻,但周子学在其中调和。
事实上,中芯国际的高层争权现象,早在其创始人张汝京2009年11月10日引咎辞职后便开始。那年,中芯国际与台积电长达六年的诉讼以和解收场,和解条款包括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(2.66亿新元),并向台积电授出17.89亿股份。
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2009年11月10日引咎辞职。(互联网)
张汝京离开后,控股股东为央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大唐电信,以1.76亿美元的低价入股,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,大唐电信和中芯国际原班人马的内斗过后愈演愈烈。
此外,张汝京走后,中芯国际不仅在外部的厂商人脉断裂,内部也出现“严重内讧”,导致管理层频换、大批核心员工出走,技术人才也开始青黄不接。
回顾2000年,52岁的张汝京自筹资金,带着400多名台湾、美国、欧洲、韩国的优秀工程师到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,
上演了一段半导体行业传奇:建厂仅耗时13个月(一般需要一年半至两年);随后在2004年销售额便突破9.75亿美元,并于同年在美国和香港两地挂牌上市,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厂。
中芯国际眼下内忧外患缠身,使自主研发之路布满荆棘,更让人对中国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坚战忧心忡忡(互联网)
但是十几年过去了,中芯国际的排名不升反降,在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厂的排名中仅排第五;台积电排名第一,三星排名第二,格芯和联电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。中美科技战、今年的冠病疫情更进一步限制了中芯国际的产能提升。
中国去年芯片自给率仅为30%左右,中国希望在2025年的芯片自给率能达到70%。但眼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可谓内忧外患缠身,给原本不易的自主研发增加难度,也使中国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坚战有更多不确定性。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